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玻璃行业70年发展脉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08 来源:中国建材联合会 浏览次数:423
核心提示:金秋10月,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70华诞。新中国建材工业(含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发展,与新中国成长壮大同呼吸共命运,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走向好”的发展历程

      金秋10月,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70华诞。新中国建材工业(含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发展,与新中国成长壮大同呼吸共命运,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走向好”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城乡建设、铁路公路交通、水利与海洋工程、工农业建设、国防军工等各领域发挥了重要的基础和带动作用,新时代的建材工业正在进入超越引领世界建材工业的新的历史发展期。

      回望中国建材工业发展进步的历史,通篇贯穿着困难艰辛和不断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是中国建材工业“从弱小到奋起、从无到有”的奠基期。解放前夕,具有工业生产初步特征的只有水泥、石棉水泥瓦、平板玻璃、卫生陶瓷、陶瓷砖、耐火材料、石棉、石墨、石膏、砖瓦等近10种初级的产品,技术落后、生产极不稳定,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许多建材产品在我国还是空白。中国虽然拥有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但在旧中国仅有十几个小型采矿点,解放前夕也基本处于停产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家和各地方建材工业主管部门调动一切力量,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恢复了生产,而且自力更生建设了一批生产企业,保证了国家经济恢复和建设的需要。随后,我国建材工业在依靠自力更生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的同时,开始靠当时前苏联的技术,启动建设了陕西耀县、甘肃永登、山西大同等一批骨干水泥厂,同时也建设了河南洛阳平板玻璃厂、北京石灰厂、西安水泥制品厂等一大批建材骨干企业。先后研制开发了一批包括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在内的新产品,产生了以洛阳浮法玻璃技术为代表的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不仅保证了国家基本建设新的发展的需要,而且在新的高端领域也有建材工业的建树,特别是为我国“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技术的配套作出了创造性的重要贡献。在短短的30年中,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我国建材工业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回望中国建材工业蓬勃发展的历史,1978年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之前的30多年,是中国建材工业“从少到多、从慢到快”的蓬勃发展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历史性抉择,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走上快车道,各行各业尤其是各种刚性的基本建设,对各种建筑材料迸发出强烈需求,使国家和建材工业主管部门深刻地认识到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建材工业必须先行。由此,在国家的支持下,在建材部、国家建材局组织领导下,先后建设了河北冀东、安徽宁国、江苏淮海等一批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随后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世界主流技术装备,我国建材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在很多产业得到了快速提升。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建材工业飞速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与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不仅满足了世界上较大的建设工地的建设需求,而且初步改变了“土、小、散”的落后局面,改变了我国建材工业在国际上无发言权的地位。平板玻璃和中空玻璃、陶瓷砖和卫生陶瓷,以及各种建筑装饰装修材料进入寻常百姓人家,玻璃纤维、石英玻璃等数百种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更是填补了国内空白,水泥、平板玻璃等主要建材产品年产量先后跃居世界首位并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年产量,中国成为建材生产大国。我国建材工业为满足我国基本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提供着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力地支撑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回望进入发展新时期的历史,从党的十八大到今天,我国开始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建材工业也开始进入“从多到好”、由追赶到并跑超越、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开始进入“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多方位与并跑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时代大势,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开启新征程,确立新目标,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中国建材工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全体建材人的拼搏奋斗下,一批骨干企业,一批主导产业的主要技术装备和产品开始与并跑,有的进入超越领先的跑道,在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造就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的发展新时代,开创了建材工业自主知识产权批量涌现的历史新纪元。在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一大批落后企业关闭和退出市场的前提下,建材工业经济规模和经济效益总体上仍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我们回首过去,重温中国建材行业所走过的艰苦而又辉煌的历程,把握与总结现在,谋划与开创未来。

  一、坚持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建材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了由跟随、追赶到进入并跑超越的转折,达到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

  科学技术是第1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一个行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70年来,建材行业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技术装备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开始进入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并举的新时代。

  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为改变生产技术落后的面貌,建材工业坚持自力更生,奋发有为,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群策群力、技术革新,使一大批建材企业恢复了生产,并着手组建科研、设计、地质、勘探、学校等单位,积极组织攻克科技难关,成功研制、开发了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到了上世纪70年代,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水泥工业已经开始研究与发展以预分解技术为中心的新型干法技术,玻璃工业自主研究开发成功洛阳浮法玻璃新工艺,建筑卫生陶瓷工业开始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工艺技术,建材工业在生产方式上基本上完成了从手工作业、半机械化到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过渡,在采用新工艺取代老工艺的过程中,建材生产工艺技术逐渐向世界建材工业主流技术靠拢与接近。

  改革开放为建材工业打开了通往世界的窗口,建材行业开启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征程。建材部、国家建材局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加快了国家投资骨干项目的建设步伐,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先后建成了河北冀东、安徽宁国、江苏淮海三大水泥引进项目的同时,引进了10余项国际先进的新型干法水泥主要设备制造技术,积极推广洛阳浮法玻璃技术,启动了墙体材料革新的改革等。通过“引进、消化、吸收”世界主流技术,我国建材工业提升工艺技术与开发新产品有了明确的方向,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逐渐实现了国产化、洛阳浮法玻璃生产技术全面改进提升、万吨级池窑拉丝生产工艺成功并推广普及到10万吨的生产规模、纸面石膏板等新型建材快速发展等一系列建材关键技术、装备、产品不断涌现,建材工业开始对标世界先进技术工艺而得到快速发展。

 进入新世纪,水泥、平板玻璃、玻璃纤维纱等主要建材产品生产中先进生产工艺已成为主流。水泥工业已经基本全部采用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浮法玻璃生产工艺在全部平板玻璃生产工艺中所占比例也已超过90%,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向品牌化和高附加值方向转变,10万吨级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工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砖瓦生产机械化程度和环保节能型产品比重提高,建筑用石开采和加工向企业大型化和进料加工延伸新领域方向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历经上世纪50年代开始跟随世界建材工业主流技术、上世纪80年代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进入到90年代追赶世界建材先进水平之后,建材工业主要产业产量规模都已成为世界第1,主要产业技术装备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进入本世纪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建材工业在自身提升与发展的同时,开始致力于由追赶水平进入与并跑,致力成为引领世界建材工业发展的建材工业强国。以水泥、平板玻璃“两个二代”技术创新研发成功为标志,液晶显示基板玻璃、超薄玻璃等一批技术玻璃的跨界发展,高端玻纤产品与复合材料在多领域应用,纸面石膏板的规模和技术装备的全面提升,无机非金属材料中高端产品和非金属矿物材料应用技术的开发,中国建材工业向世人宣告中国将走向世界建材工业前沿,开启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全面实现行业转型升级的新征程,开始向高质量、绿色、智能化发展全面转型,迈向超越引领的新纪元。

  二、坚持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作为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产业和产品的结构不断优化,补短板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时代在发展,需求在变化,对产业发展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建材工业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始终以调整结构实现转型升级为发展进步的主导目标,实现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努力恢复生产,到1952年年底,全国水泥产量为286万吨,平板玻璃产量198万重量箱,分别超过旧中国年产量的25%和54%,基本满足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需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改革开放前,建材工业中砖瓦与石灰制造占到总量的50%,水泥制造占20%,全行业实现160亿元的产值。尽管当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基本仍处于生产工艺落后且规模小的粗放型生产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建材各主要产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建材产品已经初步形成与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相适应的发展与供应相适应的体系。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水泥超过砖瓦与石灰成为建材工业中制造行业,标志着建材工业开始进入了现代化进程。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不断深化,多种体制、多元经济一齐涌进了建材行业发展的领域,几十年来供不应求的局面被打破。随着时间推移,建材工业结构性矛盾开始有所显现,建材工业发展重点开始全面转向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从国家建材局组织“低投资、国产化”攻关开始,使水泥技术装备率先突破了技术先进而经济指标不相匹配的瓶颈。特别是我国自行研发的第1条日产4000吨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在冀东水泥厂的投产点火,为水泥工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福耀、信义、耀华等为代表的玻璃企业在汽车、钢化、中空等技术玻璃上的突破,泰安万吨无碱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的建成等为标志的一批建材先进生产力的形成,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和非金属矿物材料及制品作为建材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确立等等,使建材工业进入全方位的发展和提速期,建材工业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产品基本配套的工业体系。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