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协会活动 » 协会活动 » 正文

平板玻璃排污许可规范征求意见调查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30 浏览次数:2326
核心提示:请点击下载填写表格:平板玻璃排污许可规范征求意见调查表.xls附件:烟气量知识1、空气的标准状态所谓标准状态,是在指定温度T和
基准排气量相关调查研究表
  

附件:烟气量知识 (点击下载word版本)  烟气量知识(新).doc

1、空气的标准状态

所谓标准状态,是在指定温度T和标准压强p下该物质的状态,简称标准态。一般指的是273.15K(0℃),100kPa。

气体的标准状态分三种

1)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协议的标准状态是:温度273.15K(0℃),压强101.325KPa。世界各国科技领域广泛采用这一标态。

2)国际标准化组织和美国国家标准规定以温度288.15K(15℃),压强101.325KPa作为计量气体体积流量的标态。

3)我国《天然气流量的标准孔板计算方法》规定以温度293.15K(20℃),压强101.325KPa作为计量气体体积流量的标准状态。

2、空气的基准状态和标准状态

1)空气的基准状态

指的是温度为0℃、压力为101.3kPa的干空气的状态。基准状态下的空气密度ρ=1.293kg/m3

2)空气的标准状态

在温度t=20℃,绝对压力P=0.1MPa,相对湿度65%时的空气状态叫空气的标准状态。

在标准状态下,空气密度是1.185kg/m3。(空压机排气量、干燥机、过滤器等后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都是以空气标准状态下的流量来标注的,单位写作Nm3/min,也可m3/min后加ANR)。

实际空气状态与标准状态通过状态方程进行转换。状态方程有多种形式,其中一种形式是:

P1V1/T1=P0V0/T0

式中:P—气体的绝对压力(Pa), 

V—气体的比容(m3/kg),

T—气体的温度(K)

(单位符号带脚标0的是标准状态参量,带1的是实际状态参量)

因为加压前后空气质量是不变的,利用状态方程可以计算出加压后空气的体积:

V1=P0V0/T0    (假定T1=T0)

3、理论烟气量

指单位燃料与理论空气进行完全燃烧生成的烟气量。

4、烟气量计算

1)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量计算

①理论空气量计算

 L=0.2413Q/1000+ 0.5 

L: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单位是m3/kg;

Q:燃料低发热值,单位是kJ/kg;

②理论烟气量计算

V=0.01(1.867C+0.7S+0.8N)+0.79L

V:理论干烟气量,单位是m3/kg; 

C、S、N:燃料中碳、硫、氮的含量;

L:理论空气量。

理论湿烟气量计算再加上燃料中的氢及水分含量,系数分别为11.2、1.24。

③实际产生的烟气量计算

 V0=V+(a –1)L

V0:干烟气实际排放量,单位是m3/kg

a: 空气过剩系数,可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选择。

按上述公式计算,1千克标准煤完全燃烧产生7.5 m3,一吨煤碳燃烧产生10500标立方米干烟气量。

2)液体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量计算

①理论空气量计算

L=0.203Q/1000+2.0

L: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单位是m3/kg;

Q:燃料低发热值,单位是kJ/kg;

②理论烟气量计算

V=0.01(1.867C+0.7S+0.8N)+0.79L

V:理论干烟气量,单位是m3/kg; 

C、S、N:燃料中碳、硫、氮的含量;

L:理论空气量

理论湿烟气量计算再加上燃料中的氢及水分含量,系数分别为11.2、1.24

③燃烧一吨重油产生的烟气量

按上述公式计算,一吨重油完全燃烧产生15000标立方米干烟气量。

3)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烟气量计算

①理论空气量计算

L=0.0476[0.5CO+0.5H2+1.5H2S+∑(m+n/4)CmHn-O2]

L: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单位是m3/ m3;

②三原子气体容积计算

V1=0.01(CO2+CO+H2S+∑CmHn

③烟气氮容积计算

V2=0.79L+N/100

④水蒸气容积计算

V3=0.01(H2+H2S+∑n/2CmHn-O2+0.124d)+0.0161L

⑤烟气量计算

V=V1+V2+V3+(a-1)L

按上述公式计算,一立方米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11标立方米干烟气量。

5、标况烟气量和工况烟气量

标况烟气量=工况烟气量×(273/工况烟气温度+273)

6、含氧量的烟气量

烟气量(6%)=实际烟气量×(21-烟气含氧量)/(21-6)

SO2浓度(6%)=实际SO2浓度(21-6)/(21-烟气含氧量)

 
 
 
[ 协会活动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