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新疆光伏产业西进中亚蓄势待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10 来源:亚心网 浏览次数:383
核心提示: 新年伊始,在国内光伏产业逐渐走出欧美“双反”阴影的时候,新疆光伏产业“回暖”势头更劲。而乘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风,面临周边中亚国家纷纷将绿色能源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主方向之一的市场机遇,快速发展的新疆光伏产业西进中亚正蓄势待发。
      新年伊始,在国内光伏产业逐渐走出欧美“双反”阴影的时候,新疆光伏产业“回暖”势头更劲。而乘着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风,面临周边中亚国家纷纷将绿色能源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主方向之一的市场机遇,快速发展的新疆光伏产业西进中亚正蓄势待发。
  
  向西优势明显
  
  1月3日,记者从新疆光伏产业联盟了解到,随着新疆“煤—电—硅”战略推进和打造能源洼地政策的实施,新疆光伏产业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发展势头迅猛: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78亿元,同比增长30%,为新疆光伏产品西进中亚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据了解,目前新疆已初步建成较为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在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区)、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奎屯—独山子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些光伏产业制造基地,已具备高纯硅材料制造、硅棒/硅锭/硅片生产、光伏组件封装、光伏发电关键设备规模化开发生产能力,多晶硅等产品品质及光伏并网逆变器等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生产制造基地已形成,加上本地有充足的资源支撑产业发展以及优越的‘煤—电—硅’能源比较优势,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丰富的荒漠资源等,这些造就了新疆光伏产业难得的优势。”新疆光伏产业联盟负责人赵生成表示。
  
  作为国家光伏产业重要的发展地区,新疆建成全国光伏产品向西出口的中转集散地指日可待。
  
  新疆嘉盛阳光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伟认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十分有利于光伏产业西进。
  
  近些年来,新疆周边的中亚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及应用市场需求年均增速超过20%。姜伟指出,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便捷,东联甘肃、青海并通往我国内陆省区,南接西藏,西出中西亚,北通蒙古国、俄罗斯。因此,在新疆建立光伏产业基地不但有利于开拓周边国家市场,还有利于开展面向中亚的集成应用与服务,有效吸纳和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发展。
  
  而当前中亚市场的机遇也令人振奋。跟新疆一样,中亚国家大多属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但偏远地还存在很大的电力短缺问题,在这些地区小型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低廉且更为适用。随着当地经济不断的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亚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
  
  姜伟在中亚国家进行市场调查时注意到,眼下,中亚各国都相继出台了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及法案,借助世行、亚洲开发银行、伊斯兰发展银行等金融组织的资金支持,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已经在实施较大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
  
  “在中国光伏产业屡遭欧美‘双反’、行业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中亚拥有较明朗的市场前景。”姜伟说。
  
  市场极具挑战
  
  中亚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巨大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以哈国为例,哈国是中亚五国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尽管目前哈国经济高度依赖传统能源,但是在矿产资源开采成本日益提高和有害物质排放量已过大情况下,哈国政府已经将发展可再生能源列为国家能源发展主要方向之一,采取积极措施,努力使其在国内能源电力行业中占据应有地位。
  
  哈国政府2013年1月通过了《2013—2020年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动计划》。根据计划,哈国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将达到104万千瓦。其中将建4座7.7万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站。由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一般需要1至1.5年的时间,所以哈国在2013年—2014年间,会启动一批重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
  
  “尽管机遇良好,但中亚市场也极具挑战。”姜伟说。中亚各国光伏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目前德国、意大利、捷克等欧美国家大型光伏企业均已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分公司,通过低息或者无息贷款,以及国家政府补贴等措施,建设大中型光伏离网并网电站,抢占中亚市场。
  
  姜伟表示,融资是新疆光伏企业“走出去”的最大瓶颈。目前中亚国家光伏电站政府项目较少,以民间投资为主,大中型离网并网电站业主财力有限,大多采用EPC总包模式,即出口企业需要在电站建成之前先行垫付产品生产、物流交通、工程建设的所需资金,使得出口企业面临较大融资压力。他呼吁新疆尽快建立光伏产品向西出口专项扶持政策,特别是在融资保证方面,切实解决目前新疆光伏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资金困难,从而为光伏产品向西出口保驾护航。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