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盘点丨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聚焦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1-07 来源:生态环境部 浏览次数:7

       10月27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出席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传教育司司长刘友宾主持发布会。

生态环境部近期重点工作

生态环境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刘友宾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生态环境部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部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迅速组织召开部党组会议、部系统干部大会,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谋划组织好部系统学习宣传贯彻活动,深入研究党的二十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部署新要求,认真落实二十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全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部系统落地落实,奋力开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情况

  李高: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同时,我们坚持多边主义,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等原则,积极建设性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逐步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今年,我部按惯例编制《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部署,全力做好新形势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并愿与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巴黎协定》全面、平衡、有效实施,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推动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如何实施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有关要求?

       李高: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建立市场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突出成效。下步,将继续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落实好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部署,坚持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稳妥有序地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普及,推动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中新社记者: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这给我国气候变化治理工作带来了哪些挑战?我们注意到今年我国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针对今年夏季部分地区的极端天气将有哪些应对措施,下一步预计将如何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谢谢。

       李高:今年,我们印发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将积极推动以下工作:指导地方编制省级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推动地方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队伍和能力建设;积极拓展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我们还将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形成合力,提升我国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能力水平。

       封面新闻记者:一年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情况如何,怎么评价一年来碳市场发挥的作用,下一步还有什么计划?

       李高:经过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碳市场已经建立起基本的框架制度,打通了各关键流程环节,初步发挥了碳价发现机制作用,有效提升了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意识和能力,实现了预期目标。截至2022年10月2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6亿吨,累计成交额85.8亿元,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下步,将重点围绕健全全国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强化数据质量管理,强化市场功能,完善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加强市场主体能力建设等方面扎实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

       人民日报记者:COP27临近召开,中国有何诉求和期待?中国将在COP27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敦促发达国家落实每年1000亿美元气候援助的承诺?

       李高:中方期待与各方一道将COP27打造成为以“落实”为主题,以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适应和资金为成果亮点的大会。COP27应着力推动“格拉斯哥-沙姆沙伊赫全球适应目标工作方案”取得实质成果。中方愿意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与各方一道按照公开透明、广泛参与、缔约方驱动、协商一致的原则,共同推动COP27取得反映发展中国家关切、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积极成果。我们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摒弃任何形式的单边措施和把气候问题政治化的小圈子,反对以任何理由搞逆全球化的脱钩断链。

       环球时报记者:我们关注中国和太平洋岛国气候合作,今年4月份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开始运行,9月份我们与部分岛国进行了气候变化对话交流,中国和太平洋岛国在气候合作方面有什么进展和计划?

       李高:太平洋岛国是我们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国已与四个太平洋岛国签署了五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物资援助项目文件,举办了四期能力建设培训班,为这些国家累计培训近百名应对气候变化专业人员。今年4月正式启动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9月召开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对话交流会,12月将举办第五期能力建设培训班,帮助南太岛国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我们将加强与南太岛国沟通交流,进一步协调立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中国日报记者:中国今年是否会考虑重启CCER,以满足碳市场运行过程中对CCER的需求?

       李高:生态环境部正在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一是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以服务“双碳”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组织修订《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二是开展配套制度规范的制修订工作。力争构建起规范高效、公平公开的市场监管体系和严谨科学的数据质量控制体系。三是稳步推进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开展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的交易系统建设。下一步,将加快推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的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力争尽早启动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南方周末记者:碳壁垒正在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技术壁垒,电池、光伏等产业面临出口产品的碳足迹合规风险,请问我国如何建立这些行业的碳足迹评价标准并开展认证?谢谢。

       李高:我们反对以气候变化为名设立任何形式的贸易和技术壁垒。从国内需求看,有必要开展碳足迹评价工作,这有利于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我国重点产品出口,提升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我们已指导有关行业协会,发布了部分产品碳足迹评价团体标准。下步,将建立健全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方法,推动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础数据库,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我国产品碳足迹、碳标签的制度研究,探索建立更加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新规则的认证体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前段时间,北京等地出现了空气污染过程。请问今年秋冬季的大气环境形势怎么样?生态环境部有何部署?在推进清洁取暖过程中,今年有什么考虑?

      刘有宾根据预测,今年秋冬季,亚洲中高纬地区以纬向环流为主,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可能性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较为不利。生态环境部将密切关注空气质量变化态势,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积极安排部署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重点任务。二是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三是继续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2022年,生态环境部将继续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清洁取暖工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调度抽查,切实让人民群众清洁取暖、温暖过冬。

       南方都市报记者:此前,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我国气候投融资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何?在推进气候投融资发展方面,生态环境部采取了哪些举措?

       李高: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气候投融资工作,逐步形成了以顶层设计、试点示范、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中央和地方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成立了专业委员会,印发了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公布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下步,将从引导试点地方搭建“政银企”信息对接平台、指导地方加强相关项目的碳核算和信息披露、鼓励试点地方加快培育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支持试点地方强化企业和金融机构能力建设、鼓励试点地方积极开拓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五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气候投融资工作。 

       红星新闻记者:日前生态环境部等三部委公布《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方案出台有什么考虑,其中有什么亮点,能解决目前存在的什么短板?

       李高:今年4月发改委、统计局和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实施方案》,部署了四项重点任务,提出五项保障措施,并且对组织协调、数据管理和成果应用也提出了要求。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与各个部门合作推动工作,落实方案要求,重点做好行业企业和重点产品碳排放核算相关工作,推进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做好相关的支撑保障工作,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建立国家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