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闭
  •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

聚焦两会:人大代表绿色低碳建议汇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03-12 来源:3060碳达峰碳中和 浏览次数:11

通过2024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提交的提案和建议,可以发现,“碳足迹”、“碳管理”、“绿色供应链”等成为今年双碳热门词汇。

建筑领域

梁伟

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成都市委会主委梁伟认为,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背景下,建筑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户,是影响“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主阵地之一。“虽然国家、省、市积极推动建筑绿色发展、低碳转型,但由于顶层设计缺失,缺乏强制性约束,发展过程中存在重设计、轻运行等问题,影响了建筑业‘双碳’目标的实现程度。”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对此,今年两会,梁伟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建筑业绿色低碳标准体系的建议。“建筑绿色低碳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在提升政策支撑方面持续发力,以标准为重点,推动政策优化、监管创新、金融赋能协同发力。”梁伟说。

首先,应完善建筑绿色低碳发展顶层设计。梁伟建议,修订和完善《建筑法》,其目的条款应突出强调绿色低碳理念,结合建筑活动全寿命周期的分阶段特点,新增“绿色建设”专章,对绿色立法内容加以集中规定;构建绿色法律制度以增强《建筑法》绿色立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如:明确工程建设绿色标准全过程执行制度、建立绿色建材认证制度、建立绿色建设经济激励法律制度等;同时建立规划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和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阶段的专项制度,明确各方法律责任。

同时,深化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和标准建设及应用。修订和完善现行建筑设计标准,将建筑绿色低碳的基本要求纳入设计标准体系,纳入工程建设强制规范。

监管模式与监管手段也应创新。梁伟说,建筑业要实现绿色发展,就必须注重建筑活动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梁伟建议,以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为基础,建立项目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阶段绿色审查机制,建立各环节连贯、闭合的管理机制,以确保建筑在实际运行中符合绿色标准。“从建筑设计、建造和运维的整体性推进超低能耗建筑。以能耗限额、碳排放限额为基准,以市场能源价格以及碳排放交易为抓手,推进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建造和运行。”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离不开金融工具的支持。对此,梁伟建议,深入发展绿色建筑项目投融资市场,加强绿色金融赋能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等金融工具,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资金支持和风险管理。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唐俊杰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首农食品集团知联会会长唐俊杰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热点话题带来了《关于规模化推广低碳/零碳建筑,让人民群众住上高品质的好房子的提案》。

“推动建筑领域实现碳中和,让人民群众住上高品质的好房子,迫切需要规模化推广低碳/零碳建筑的建设。”唐俊杰如是说道。为此她提出以下三方面建议。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一、完善低碳/零碳建筑建设制度体系。为进一步促进行业和社会对低碳/零碳建筑的科学认识,并根据项目情况合理制定目标。建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制定低碳/零碳建筑推广的制度体系,落实低碳/零碳建筑相关标准实施,倡导建筑低碳设计理念。结合建筑节能工作情况,明确低碳/零碳建筑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完善低碳/零碳建筑绩效考核评价办法,以考核为抓手,提高各级政府对低碳/零碳建筑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推进策略方面,由地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牵头,统筹谋划,合理布局,坚持试点先行、由点到面、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低碳/零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二、加强推广技术路径专业指导,构建零碳建筑技术创新体系。在低碳/零碳建筑技术路径选择上,要加大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力度,构建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低碳/零碳建筑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低碳/零碳产业链技术质量和运行效率,降低技术成本。各级政府要率先垂范,在新建投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强制达到低碳、零碳建筑技术要求,积极推动低碳/零碳建筑项目落地实施,全面提升建筑节能降碳的发展水平。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三、尽快出台支持低碳/零碳建筑有力有效的激励措施。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低碳/零碳建筑的发展将会形成强大的推动力量。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作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加强与发展改革、财政、税务等部门沟通,争取落实财政资金、价格、税收等方面支持政策,对低碳建筑、零碳建筑项目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奖补。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钟宝申

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提出,我国农村地区占国土总面积达90%以上,发展农村光伏潜力巨大。新形势下,光伏在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同时,为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然而,钟宝申在日常调研中发现,农村光伏存在不美观、有安全隐患、与美丽乡村不协调等突出问题。

“电站随意搭建,与建筑拼凑在一起,突兀、凌乱,非常不美观。”钟宝申告诉记者,当下大多数光伏组件企业以工业品的思维进行设计生产,缺少对具体应用场景、美观等要求的响应。与此同时,还存在组件栅线裸露、色调不协调、美观性欠缺;表面积灰严重,严重影响发电收益和美观;建筑审美和环境友好考虑欠缺等突出问题。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如何规范农村光伏市场发展?钟宝申建议相关部门制定农村光伏与建筑结合的规划标准,避免农村光伏随意搭建、与建筑拼凑。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光伏组件尺寸标准,避免参差不齐、突兀、凌乱和安全风险。引导新建建筑、改建建筑高水平安装光伏。

此外,他还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指导支持政策,大力推进BIPV建设。“光伏与建筑一体化(BIPV)具有协调、美观、坚固、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物受光面(屋面及墙面等)一次性建设,实现绿色建筑与绿色能源完美结合。”钟宝申说道。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在市场监督方面,钟宝申则强调,为有效遏制农村光伏乱象,促进农村光伏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应定期开展农村光伏市场质量监察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保驾护航。

冯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冯远今年将要提出的建议分别是“进一步解决老旧小区改造面临的问题”与“保障建筑设计服务合理取费”。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老旧小区改造我们做了很多年了,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我仍然想提出来,因为这项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有的小区改造深度不足,改造后缺乏长效管护等。同时,还存在有资金短缺这一共性问题。”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到内部和外观一起改造。但目前对墙面刷新、绿化亮化等关注得较多,对建筑物抗震性能、屋顶墙面漏雨、电线老化、供水不够、电梯不足、地下管道漏水堵塞、线缆杂乱等问题关注少。

胡淑娥

钢结构建筑被誉为21世纪“绿色建筑”。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力度。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山钢日照公司科技质量中心、钢铁研究院专家胡淑娥带来了一项推广钢结构住宅的建议。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胡淑娥建议,从5方面推进钢结构住宅发展。

一、多举措扶持钢结构住宅发展。建议将激励扶持政策前置,从当下的政策层面多举措扶持钢结构住宅发展,落实土地、贷款、财税、科技、金融、人力、奖项申报等支持政策,选取实践案例进行全国范围内的典范借鉴、推广,提高行业各方的积极性,不断消化成本增量。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二、开展高水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开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机器人建造等新型建造方式和建造科技的人才培养、针对性培训;建立社会层面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从钢结构人才技能鉴定、评定、表彰激励方面,调动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通过技术升级推动建筑工人从传统建造方式向新型建造方式转变。”她表示。

三、建筑钢结构材料持续科技创新。积极开发钢结构住宅用强度高、韧性好的高性能钢材,以及耐火、耐腐蚀、带形状的高功能钢材;扶持一批重点钢铁企业进一步延伸钢铁产业链,鼓励开展钢结构的生产、加工、配送,打通钢铁生产和钢结构建筑应用的堵点;积极搭建覆盖钢结构住宅上下游全产业链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提高钢结构建筑智能、绿色、标准化制造水平,不断改善钢结构住宅的品质。

四、加大宣传普及力度。提高大众对钢结构住宅性能优势的认识水平、对钢结构住宅的接受程度,让绿色建筑成为一种新风尚;创新农村房屋建造模式,针对抗震设防烈度较高地区,结合新农村建设推广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五、推动钢结构建筑产品的生产、制造、应用纳入碳交易试点。研究推广钢结构建造过程碳排放核算和“碳足迹”跟踪关键技术,采用建筑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追踪方法学,规范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各阶段消耗能源、资源和材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计量结果,做到方法科学、数据可靠、流程清晰、操作简便;探索研究建立钢结构建筑的低碳发展、建筑碳排放报告、核查以及碳交易等工作机制,推动钢结构建筑领域进入碳交易平台。

双碳领域

雷军

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提交了《关于加快建设制造业绿色低碳供应链的建议》、《关于加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满足科技变革需求的建议》、《关于进一步规范智能驾驶产品安全应用的建议》、《关于加大智能制造支持力度,加快融合先进技术发展的建议》共四份建议。公众号:3060碳达峰碳中和。


[ 行业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