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公司参标,开标结果出来让人大跌眼镜,4家投标价差不多,而另外一家号称进口膜的公司,所报价格比第二名低近一半,医院是低价中标,因此在场的大部分人觉得有哪不对,但也说不出来。
汉膜企业得知此招标结果后第一时间和代理商带着相关专业检测仪器赶到医院,向院方提出质疑,表明此次招标预中标公司的报价与生产成本明显不符,要求现场检测几家封样。院方也不希望花钱买到不合格的节能膜,否则到时贴上去不仅没有隔热节能的作用,还会让人笑话,因此,将投标的几家膜样都做了现场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只有汉膜产品完全满足招标技术要求,另外两家均不合格。
尽管院方领导看到了检测结果,但毕竟是参标企业检测的,为了做到公正公平,院方联系好国家专业检测机构,特意与参标的几家企业共同带着样品去上海专业机构送检,检测项目完全按照标书技术要求,检测节能膜的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可见光反射率、紫外阻隔率、VOC排放等5项内容。
国家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印证了汉膜之前做的检测,参与检测的三家节能膜,除了汉膜产品完全满足招标技术要求,另外两家均达不到招标的技术要求,而报价最低的一家所谓进口膜纯粹以次充好,妄图以低价冲击。
从这次打假案例来看,净化行业市场,规范行业秩序不单单靠生产企业自身技术过硬,更要项目业主具有良好的维权意识,更不能崇洋媚外,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节能膜行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恶劣行径,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让消费者安心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