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商城
求购信息
市场行情
会员单位
团购
展会会议
专家库
年会报道
公司相册
视频
产品标准
行业数据
产销
协会活动
行业资讯
技术交流
商圈
年会
会员新闻
进出口统计
指导意见
党的建设
首页
协会
新闻
统计报表
市场
服务
人才
企业
政策
标准
信评
欢迎光临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
协会介绍
|
协会活动
|
年会报道
行业资讯
|
会员新闻
统计报表
|
行业数据
|
数据查询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市场行情
监制平台
|
材料平台
|
网上展厅
求职招聘
会员单位
|
企业专访
|
商标荟萃
政策法规
产品标准
信用评价
商城
求购信息
市场行情
会员单位
团购
展会会议
专家库
年会报道
公司相册
视频
产品标准
行业数据
产销
协会活动
行业资讯
技术交流
商圈
年会
会员新闻
进出口统计
指导意见
党的建设
关于推荐第二十五届专利奖候选项目的公示!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严正声明 !
点击关闭
"扫描二维码,关注协会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新闻
»
会员新闻
»
老领导张景焘撰文:行业“非凡十年”与耀华改革变迁
发布日期:2022-11-14 14:13 浏览次数:
13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了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期间我国玻璃工业发展也不断取得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耀华自2016年凯盛科技接管以来,公司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党对国有企业的总体要求,团结和带领职工走出困境,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耀华近年的发展与行业“非凡十年”紧密相连,也是行业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
(一)“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国玻璃行业在新常态下面临增速放缓,需求不足,低端产品严重过剩,而高端的有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又严重不足,企业急需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调整的重点主要围绕“优质、节能、绿色环保、功能化和智能化”进行: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搞好现有生产线的改造升级,以适应新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新型玻璃拓展新的功能,从“同质化”向“多元化、差异化”转型;三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完整产业链,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耀华近年来依托凯盛科技强大的技术资源,将原有生产线进行提升改造,建设有市场竞争力的高端玻璃生产线和发展壮大新兴产业。2017年采用“宽板等速”技术建成了560吨/天较大规模,5.2m超大板宽,生产2mm薄玻璃的浮法生产线和硼硅二线。充分体现了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品种的扩展。产品成功进入了汽车玻璃、电子玻璃和光伏玻璃市场,扩大了高端玻璃比例,成为耀华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正在积极推进“退城进园“工程,打造耀华“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950吨/天一窑二线和600吨/天优质浮法生产线及配套深加工项目,预计2023年6月建成投产;耀华宜宾公司完善600吨/天超白浮法生产线和Low-E镀膜及深加工生产线,预计2023年具备投产条件。
(二)“绿色低碳”谱写行业发展新篇章
玻璃行业是一个古老而又不断发展的行业。平板玻璃属热工生产,号称“矿业+窑业”,对资源、能源依赖性强,环境负荷大,“节能减排”任务突出。我国平板玻璃年耗能约1000万吨标煤,占全国工业总能耗0.5%,属耗能大户,年排放SO2、NOx近30万吨左右,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发展在全行业形成共识。国家对环保要求愈来愈严,环境制约增强,节能减排力度不断加大。自2014年以来玻璃熔窑烟气治理进入“快车道”,大多企业都安装了治理设施和实施生产全过程节能减排技术;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技术,研发非化石能源替代技术。“十三五”期间实现了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0%,污染物排放降低30%的目标要求。当前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双碳”目标,2025年全面实现“碳达峰”。
耀华秦皇岛公司近年来投资1.8亿元建设脱硫脱硝除尘环保设施,并新增备用系统,该系统投运后企业全部生产线实现“超低排放”。与此同时对厂区环境不断进行改造,使厂区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善和提升。生产现场环境干净整洁,定置管理井然有序,机器设备清洁闪亮。2021年耀技公司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耀华(宜宾)评为四川省园林单位。
(三)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夯实核心竞争力
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给企业带来活力,创新给企业带来动力!创新可使老企业焕发青春!进入新时代以后,单靠“市场容量”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必须依靠创新驱动走“差异化,精细化”的道路,企业才能有效发展。通过10年砥砺奋进,我国玻璃行业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产品性能、功能显著提升,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十年来我国玻璃行业先后研制出特种石英玻璃;红外玻璃;碲化镉发电玻璃;生产出世界上最薄的0.12mm超薄触控玻璃;建成首条8.5代TFT-LCD浮法玻璃生产线和首条锂铝硅玻璃生产线。打破了国外电子显示玻璃领域长期垄断局面;突破了高硼硅4.0单片防火玻璃产业化关键技术。
与此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大型骨干企业一般达到占比2%的要求)。因为企业竞争力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竞争力。技术、产品、装备水平提升都要靠人来实现,如果一个企业人不行,企业肯定不行。近年来不少企业形成“产学研用”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各类创新要素融合互动,不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自2016年以来,耀华实施了“科技驱动”战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整合“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镀膜玻璃创新中心”、“硼硅玻璃创新中心”、“颜色玻璃创新工作室”等平台优势资源,形成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的研发体系。攻克了1.6~2.0mm系列薄玻璃生产难题,研发了耀华独特彩色玻璃系列和硼硅防火特种玻璃,填补了国内空白。与此同时,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制订并实施“三年人才培养方案”,成立“职工培训中心”,职工技术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耀华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关爱职工”的企业文化,2020年利用旧有厂房改建了“职工文化中心”,有室内羽毛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活动场馆,购置了健身设备。让职工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能够放松心情,强身健体。同时为解决职工用餐方便,职工餐厅供应一日三餐。提高用餐补贴,确保职工吃饱吃好。时刻让职工感受到公司领导的关爱和温暖。职工收入实现逐年增长,同比2016年增长超过一倍,职工凝聚力显著增强!
(四)实施整合重组发展大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
多年来我国玻璃行业虽然总量居世界第一,但生产过度分散。据国际惯例,按前4家占比统计我国不足30%;如按前10家也不足60%,属低集中度竞争型市场,同质竞争严重,抗风险能力弱。缺少技术及市场引领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十八大以后实施了相关举措:一是突破所有制界限,发展混合经济,积极探索和创新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兼并重组;二是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区域介线,实施企业之间跨地区兼并重组;三是探索联合重组的多种模式(即横向、纵向并购;大企业之间强强联合及市场之间、研发成果之间的合作);四是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信贷融资服务,开展多渠道融资,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帮助优势企业解决“并购资金难”的问题。近年来行业集中度明显提升。涌现出福耀、信义、南玻、旗滨、上海耀皮、中建材、山东金晶及中国玻璃等大型优势玻璃企业。
从耀华自身看,经中国建材集团和凯盛科技集团批准,2021年9月18日耀华集团收购威力斯公司51%股权,并更名为耀华(宜宾)玻璃有限公司,有效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竞争力。2022年按照凯盛科技集团改革部署,将所属优质浮法玻璃、特种玻璃和深加工玻璃企业进行整合,归属耀华管理。整合后耀华集团拥有13家成员企业,覆盖黑龙江、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四川六个省十个地级市。进一步提高了企业集中度,有利于消除企业间过度竞争,有利于科技研发,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非凡十年”是我国玻璃行业取得历史性突破和辉煌成就的十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宜业尚品、造福人类”的行业发展目标,全面开启行业的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张景焘
[
会员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留言咨询
该企业最新会员新闻
两会之声 | 彭寿:加速优势基础产业转型 构建绿色材料生态圈
两会之声 | 王刚:聚焦建筑节能 倡议打造绿色能源产业链
多家建材企业入选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
耀华集团2家所属成员企业获国家级荣誉
全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现场会召开——华新水泥、河北南玻等节能降碳典型经验入选
纪念耀华创建101周年 —谈耀华历史与改革变迁
学习宣贯全国两会精神 推动企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彭寿代表接受多家主流媒体采访
全国人大代表王刚:加快产业转型 做强绿色能源产业
热烈祝贺信義玻璃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董清世先生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网站首页
书籍订购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Copyright 2007-2025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37132号-1
电话:010-57159706 传真:010-88372048 联系我们:glass@glass.org.cn